如果不出去走走
我以為這就是全世界......
生而有涯而學無涯
探尋天地蒼穹
我的“遠方”我做主!
教育公益,東方財富在行動!5名來自青藏高原的藏族少年組成“去遠方”小分隊,懷著對“走出大山”的渴望,在東方財富的支持下,由拉薩前往西安開展研學活動。這是他們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自主地在西安游歷、生活、學習的第3天,下面請跟隨小咚的腳步,來看他們成長的故事吧!
今天是西安市常態(tài)化疫情防控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的日子,同學們起了個大早,在唐老師的帶領下有序排隊,配合著醫(yī)護人員核酸檢測,結束后領取到了特色貼紙。“哇,這個貼紙好可愛!你看,是曹植。”同學們興奮地說著。“還記得《七步詩》嗎?”老師問。“當然記得啊,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......”在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誦聲中,新一天的研學正式開始啦!
01 西安城墻:體驗古代城垣魅力
“去遠方”小分隊來到的第一站是西安城墻,這是世界現(xiàn)存最大的古代防御設施,也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。西安城墻經(jīng)歷了隋唐始建,宋元延續(xù),明清定型等發(fā)展過程,才形成了今日的模樣。在這里刻錄了千年歲月的滄桑,見證了隋唐明清帝國的興亡,千百年的日升月落,沉淀著古都的似水華年,敲打著古老華夏文明的記憶之窗。
剛抵達永寧門入口,同學們就迫不及待的比個剪刀手和美景合影留念,在過去2天和西安的相處中,“去遠方”小分隊似乎已經(jīng)融入西安這里的一草一木,更加能夠勇敢、自信、從容的表達和展現(xiàn)最好的自己。
在唐老師和東方財富公益守護者的帶領下,同學們登上城墻,行走在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墻之上,體驗獨一無二的城墻風貌,了解冷兵器時代的城垣建筑。這些建筑文化的歷史遺存縱向記憶著城市的史脈與傳衍,橫向展示著它寬廣而深厚的閱歷,而縱橫交錯編織出來的,就是西安這座城市獨有的歷史人文特征,而歷史和文化才是一座城市長盛不衰的魅力與個性。
繼續(xù)前行,一排帶有高大且排列整齊小窗的樓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,他們邊走邊聽老師講解:“原來這種軍事防御設施叫箭樓,由于樓的外壁與左右兩壁開有箭窗,故稱箭樓,是用于遠望和射箭的。”“那如果有箭射來怎么辦呢?”一位同學問。老師回答道:“你們看箭窗上還設有小木門,危險時是可以關閉防箭的。”同學們頻頻點頭,感嘆古人的智慧!
02 西安鐘鼓樓:晨鐘暮鼓,文武盛地
鐘鼓樓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,鐘樓和鼓樓兩座明代建筑遙相呼應,蔚為壯觀。同學們登上鐘樓,一口巨鐘映入眼簾。這個巨大的銅鐘被高懸在一個紅色的的木架上,光是邊上的木杵直徑就有二十多厘米。古時擊鐘報晨,擊鼓報暮,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而悠遠的鐘聲是怎樣將勤勞的人們從夢中喚醒。
鐘樓整個都是木質結構,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圖畫,還刻有各式各樣的花紋。“我們終于見到真正的‘雕梁畫棟’,沒想到那時候的做工竟如此精細,鐘樓里還陳列著很多古董和齊白石爺爺?shù)淖髌?,簡直就是精美絕倫。”同學們站在鐘樓頂遠眺,整個西安就像立刻縮小了,變成了一張四通八達的地圖。
鼓樓和鐘樓相似,分立兩側。走上去最搶眼的就是一面特別大的鼓,立在那兒足有三米高,所有的同學都禁不住想去敲兩下。再往后走,就會看見整整一排鼓,上面寫著二十四節(jié)氣,壯觀氣派。還配有各自不同的鼓點韻味,是西安鼓樓的一大亮點。據(jù)了解:二十四個節(jié)氣的正式確立,是在兩千年前的秦漢,都說萬物生長靠太陽,我們的祖先非常智慧,不光能根據(jù)太陽的高度判斷一天的時間,還能根據(jù)太陽一年的運動軌跡,劃成24等份,每一等份就是一個節(jié)氣了,從立春開始到大寒結束,周而復始。在國際氣象界,我們的二十四節(jié)氣,更是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(fā)明。鼓樓里還有一面高達十米的大鼓,同學們看到那口鼓的鼓面,上面竟然沒有任何接縫,按捺不住的好奇:“哪來那么大的一張整皮?”
從鐘鼓樓下來,和同學們一道行走在鐘鼓樓廣場,已經(jīng)暮色四起,街燈閃耀,鼓樓和鐘樓光艷靚麗,璀璨無比,盛唐氣象油然而升......
有些風景看一次,便難以忘懷
換一片頭頂上的天空
原來世界不止如此
更多的見識,更寬的視角
學習和快樂并行
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
明天就是研學之旅的最后一天了
西安還會帶給“去遠方”小分隊哪些精彩故事
讓我們繼續(xù)期待......